软实力决定你的就业竞争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9浏览次数:183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人数增加、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毕业生想顺利就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今单位招人标准,不仅包括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等智力因素的要求,也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并把后者即所谓的软实力,看作是更加重要的方面来加以考查。
    
    一般而言,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硬实力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基础,软实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是就业竞争的外在表现力。学问相同的人在求职择业时的表现不同,往往是他们的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努力发展就业竞争的软实力。事实上,就业竞争软实力体现出来的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的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作用。
    
    讲究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
    
    罗素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去弥补。职业道德是人才的根本,大学生要在工作生活中讲究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基于对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工作责任心,也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道德要求。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在内心形成对自己职业的高标准要求,从而使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尽职尽责,保证工作高质量完成。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
    
    毕业生就业之初首先要获得社会认可的工作素质就是敬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靠能力吃饭、靠本事生存的严酷现实马上就会摆在面前,如果缺少敬业精神,即使有一定的才华,也谈不上有竞争力。
    
    用人单位青睐那些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尽责,工作行动快捷、有序、高效,工作作风踏实、严谨、进取的毕业生。而那些工作态度马虎、冷漠、敷衍,工作行动迟缓、无序、低效,工作作风浮躁、轻率、消极的毕业生,在企业难以长久立足。
    
    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讲诚信的毕业生,其就业的成本最低,也最能获得企业的青睐。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向企业提供虚假论文、获奖证书等资信证明;有的在进入企业后,随意单方面撕毁劳动合同。毕业生不讲诚信,等于给自己的就业旅途上人为地设置了重重障碍,其代价是高昂的。
    
    客观评价自我,合理定位职业
    
    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是大学生迈向成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首先要弄明白“我的职业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在哪里?”、“我的缺点不足有哪些?”、“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等等。然后对照自己的职业选择,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在应聘过程中,毕业生要结合所学的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选择相应的单位、岗位和职务。有的毕业生就业预期过高,尤其是对职务、薪酬的要求,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有的毕业生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误区,使得自己丧失很多就业机会。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望。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职业,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社会,机会只给予有准备者,而成功只青睐敢于把握机会和善于把握机会者。大学生无论去什么单位、从事何种工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没有努力的方向,这样无论做什么都会半途而费。
    
    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在客观评价自我、合理职业定位方面早作准备,把大学四年看成是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和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过程,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努力方向。
    
    了解企业需求,认同企业文化
    
    求职,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要职业适合你,你也要适合职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关用人单位的用人规程、考核办法、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只有选对了,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如果选择了与自己不可能接口的工作,即使有再高的能力、再高的学历,用人单位也不会聘请你,自己的能力也就无从发挥。
    
    获取就业信息是一种能力。一些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很多大学生不管什么企业的宣讲会都要去,但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缺少目标。其实,现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的途径很丰富,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网、劳动人事部门的就业信息网站、社会就业服务网站和用人单位的网站等多种求职渠道,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去了解,而不是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去找招聘海报,只要看到机会不管适不适合就去投简历,最后造成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也没什么效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现代企业不光是需要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聘用了毕业生的思想和情感。毕业生的思想和情感要与企业的文化、组织机构、组织特点融合在一起。大学生了解了企业的这些需求,知道企业要聘用毕业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或特点,就应该选定一个目标企业,然后再对照自己,检查自己,自己哪方面能够适合,哪方面不足,一点一点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企业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与公司融为一体,与企业共同成长。
    
    正视社会现实,增强承挫能力
    
    就业竞争机制的引人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择业环境。毕业生要主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需要增强就业竞争意识、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告别依赖和从众心理,勇敢地面对社会竞争的挑战和压力,勇于承受在人才市场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虽然机遇在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机遇也很难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步入成功,但是,只有正视现实才能抓住机遇,消极等待只能丧失机遇。
    
    强调就业竞争意识,并不意味着由此个人择业就不需要考虑社会需要,就不要个人的社会责任。忽视个人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无视个人的自主性,由国家社会一包到底,其结果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容易造成大学生依赖性加剧和创新精神缺乏。同样,大学生不关心社会需要,难以成为有用人才,也不能形成健康的竞争和择业观念。
    
    健康的择业心理和竞争意识,是建立在毕业生对社会需要的正确认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础上的,是基于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客观评价之后逐步形成确立的。
    
    善于参与就业竞争,体现在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竞技状态。择业本身既是一次主、客观相碰撞的过程,又是在择业的竞技场上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学生要有受挫的心理准备,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职业心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很重视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并作为选择人才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要提高心理素质,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把挫折看作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毕业生要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善于交往沟通,促进团队合作
    
    对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的重要资本,是求职就业的一个重量级砝码。大学生要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不及时与同事沟通交流,等到领导过问时才汇报,耽误工作的进展,这是交往沟通能力缺乏的表现。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过程。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加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训练,多参加一些相关人文课程的学习,将人际交往沟通的技能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表达清晰流畅。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与人交往,锻炼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从业人员的一个重要素养,也是适应现在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软实力。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企业内外有关人员接触,能够合作无间、同心同德、完成组织的使命和目的的人。优秀的企业都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希望毕业生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
    
    许多大学生往往满怀抱负、血气方刚,在团队中常常流露出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这样的毕业生即使业绩再出色,能力再强,企业也不会欣赏,最终会被淘汰。许多人力资源经理、企业高管认为,能力过人、出类拔萃的应聘者非常难得,具有团队精神的就更难得,经常的情况是,发扬协作精神比个人能力要重要得多。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离不开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团队合作、创新等软实力的维护、提升和发展。
    
    当然,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己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就业竞争软实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大学生作好长期的准备,付出艰辛的努力。
    
    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日常学习中,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就业竞争软实力,这不仅是解决一时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赋予毕业生一种持续的职业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随时调整个人实践中的偏差,学会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自如地应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职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