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的“需求侧”与“供给侧”

发布者: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7-09-22浏览次数:1637

【每日一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需求侧”到“供给侧”,工作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启示我们要适时调整思路方法,抓住内因,挖掘内生动力。

  党建工作的“需求侧”是什么?相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党建的“需求侧”可以看做是经费保障、群众参与和党组织扩覆盖,分别对应资金、人和党组织设置。长期以来,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问题是,经费投入后,带来的“产出”如何?党建工作是否有提质增效,是否跟投入成正比?要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又该如何确保群众的主动参与,如何让群众喜闻乐见?要持续推进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又如何让基层认同和接纳,如何求取基层党建的“最大公约数”?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需求侧”拉动,“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剃头挑子一头热”,落实起来效果自然不理想。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需求侧”属于外因,要让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关键还是要靠内因驱动,做好党建工作的“供给侧”。

  党建工作的“供给侧”又是什么?

  一是党组织的设置与功能。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以区域化思路为统领,打破地域区划限制,综合考虑基层党建的时空条件、成员分布、群体特征、产业类型等因素创新党组织设置,实现与党员特点相结合、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契合、与社会治理相融合。

  二是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和教育培训,强化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在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真正让群众感知、感应、感动,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三是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紧紧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接地气、聚底气、积人气,创新、拓展“互联网+党建”载体平台,不断提供优质好用的党建“产品”,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真心“买账”。

  “供给侧”得力,“需求侧”自然给力。弘扬“工匠精神”,有态度、有温度,出良品、出精品,伟大事业就不愁不兴旺,党建就不愁没市场。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