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新在何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2浏览次数:1218

【每日一文】通过对“四个全面”内在逻辑的分析,不难发现,“四个全面”的提出有新意、有内涵、讲统筹、讲方法,将 “新阶段”“新布局”和“新话语”融入其中,使得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更加明晰。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次亮相。“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通过对“四个全面”内在逻辑的分析,不难发现,“四个全面”的提出有新意、有内涵、讲统筹、讲方法,将“新阶段”“新布局”和“新话语”融入其中,使得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更加明晰。

针对新阶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信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新阶段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中的总体目标,也是纵观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所提出的最实际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共产党人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前提下,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了极大地提升,30多年间,我国已经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过也同样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面临着这一阶段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改革与法治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整体布局的动力所在,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潮头勇者胜。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求全党全国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针对过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要不遗余力地解决,针对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全力以赴地准备并提出预案,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充分发挥改革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求我们排除万难,克服一切阻力,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更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在当前阶段,社会发展的稳定是改革的前提,但不能单单为了稳定而放弃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全面发展赢得更大的稳定和潜能,这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集中体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要求。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更要遵守民主法治的规范,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需要依靠法治这根“定海神针”。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鹏之两翼”,合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强调新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着眼当前,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所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灵活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全新的战略布局,讲求整体性,更把握了全面性,能将社会发展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囊括其中,统筹协调,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纵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建设史,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改革与建设都会针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去推进,但或多或少都存在改革的不彻底性和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在当时的影响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一些历史问题就会凸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新就新在其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既为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又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就使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进一步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的鲜明特色。

凸显新话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原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一次飞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从现实入手却又立意高远,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向世界彰显了中国话语的新活力。

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曾专门针对中国话语有过经典的论述,“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这是以中国元素来凸显中国话语的有力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关键性一步。从话语内容来看,全新的战略布局不是对过去发展格局的简单性罗列,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纳入到全面发展的新布局中来,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典范;从话语方式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简洁清晰,让党员领导干部易于把握,易于形成思路,让广大人民群众易于理解,易于从布局中看到我党未来发展的前景;从话语自信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凸显了中国自信,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害怕面对问题,不畏惧解决难题的信心与魄力。

全面从严治党可以说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点睛之笔,更是对我党优化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党内建设的全新的话语阐释,加之以“全面”二字,这更是对我党队伍建设的全新要求。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在对“全面”二字话语内容关注的同时,更要关注“四个全面”背后的话语内涵,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逻辑和思想脉络梳理清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全新的话语框架下,即使中国未来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依照“四个全面”的全新战略布局就能将问题更加彻底地解决,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传递中国自信,发挥中国力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提出的。这一全新的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结合,强调了“全面”背后所显示的整体性,凸显了全新话语的活力,不只是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深入思考,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未来发展道路的全面探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刘昂  韩泊尧)